近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媒体融合发展司指导、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新型广电网络建设论坛”在第三十一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25)期间成功举办。从CCBN2024提出加快建设“技术先进、特色鲜明、安全可靠”的新型广电网络,到CCBN2025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广电网络建设,打造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广电视听核心基座”,新型广电网络建设的目标和路径逐渐清晰明确。广电视听行业要以新型广电网络建设为重要抓手,锻造广电新质生产力,激发行业发展新动能,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开创广电网络新格局:从传输渠道到智能基座的质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推进新型广电网络建设正是践行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新型广电网络建设为视听文化与先进科技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基础和支撑,有利于催生一系列新的文化业态和商业模式,进一步提升视听文化资源的价值和效益。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淑敏在CCBN2025开幕式暨主题报告会致辞中强调“加快推进新型广电网络建设,打造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广电视听核心基座。” 从有线到无线,再到融合传输,从模拟到数字,再到网络化,广电网络始终坚守传播好党的声音、服务好人民群众的初心使命,通过不断自我创新,保持生命力,承担着国家舆论传播主渠道和公共文化主力军的光荣职责。推进新型广电网络建设就是要为广电视听行业高质量发展和文化数字化提供能力平台、技术支撑、基础条件,推动广电视听和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广电视听行业科技创新能力,锻造广电新质生产力,发展广电视听新业态,形成更多新的产业增长点。目前,全国有线网络整合步入收尾阶段。曹淑敏同志在CCBN2025上强调,2025年年底前将完成所有省份有线电视网络“一省一网”整合工作。
当前,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人工智能、5G、云计算等新技术正在重塑新一轮媒体传播格局,而广电行业长期以来面临资源分散、各自为战、质效不高,无法适应新的发展需求等难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广电视听行业将以新型广电网络建设为重要抓手,坚持“二三四” 的工作定位,锚定三大工作方向,守正创新,改革突破,坚持特色鲜明、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充分发挥“文化+科技”“内容+网络”的行业优势,以建设内容服务网、监测监管网、基础设施网“三张网”的“一省一网”和“全国一网”为牵引,突出整合/聚合行业资源,凝聚行业合力,着力实现主流舆论传播、公共服务惠民、数字文化赋能、综合信息服务、国家应急支撑五大功能,积极探索适合行业发展的新路径,助力行业实现转型升级。
二、激发广电网络新动能:从内容分发到生态运营的升维
新型广电网络建设是推动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广电行业在功能定位、服务模式和发展路线上的全面重塑,是全行业面向未来的战略选择。作为宣传文化领域新型基础设施主力军,中国广电以“四新”战略破局,积极探索适合行业发展的新路径,深化“文化+科技”融合、增强“内容+网络”协同、促进“发展+安全”良性互动,推动传统广电网络向新型广电网络演进,以数智化赋能广电视听高质量发展。
(一)建设新网络,提升连接承载能力
积极推进云端网一体化建设,滚动推进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推进广电IP骨干网暨国家文化专网骨干网CBNET二期建设,着重解决国干网单点、单链和大环问题;推进有线电视接入网光纤化、IP化改造,形成光纤同轴双覆盖能力。加快推进超高清终端升级置换。组织各省网规模部署插入式微型机顶盒、单向网关,年底前全国有线电视超高清终端占比不断提升;与电视机厂商、酒管集团等合作伙伴协同推出更加优质便捷的一体化电视机。推动算网协同和算力资源共享。2025年将建成国家文化大数据服务平台算力底座暨广电云二期、三期工程,谋划建设服务全行业的训推一体智能算力平台,构建高度适配广电视听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支撑能力。
(二)做精新业务,提升数智服务质效
做精新业务,提升数智服务质效。发挥宣传文化和综合信息服务特色优势,强化用户导向、场景思维。巩固家庭电视大屏业务。办好重温经典频道和点播专区,深化拓展“双治理”工作,推广数字家庭融合业务,深化有线和卫星协同运营合作。创新移动业务。力促广电5G稳存量、拓增量,发展“5G+文旅权益”特色产品;加速5G NR广播产业成熟,推动广播电视向人人通、终端通、移动通迈进。深耕产业数字化业务。面向广电视听领域,为内容服务网、监测监管网提供网络连接、算力支撑等服务;面向宣传文化领域,提供文化专网和文化大数据服务;面向千行百业,提供DICT综合信息服务。
(三)构建新机制,激发新创新能力
构建新机制,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坚持把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作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引领广电网络行业不断向改革要动力、要效益、要质量。深化“一省一网”整合。加快推进剩余省份“一省一网”整合,加速网络联通、业务贯通、运营统一。强化规模化集约化运营。以“广电慧家”品牌为核心,实现固网、移网、广电特色权益及生态服务的融合运营。推进大宗器材设备标准化,大幅降低采购成本。完善分配激励机制。落实薪酬与效益联动机制,鼓励多劳多得,强化总部资源向省网一线倾斜。
(四)打造新业态,融智聚力协同发展
打造新生态,融智聚力协同发展。站位全局,牢牢把握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两大业务,广播电视网、IPTV、OTT和互联网四个层次,中央省市县四个层级,积极融入生态圈,构建利益共同体。强化“内容+网络”协同。深化台网协同,在优质内容聚合传播、品牌形象宣传等方面互利共赢;推进广电网、互联网“网网相融”,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广电网发展的最大增量。强化技术创新协同。提高行业技术研发能力,提升超高清、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水平,加强技术规划和标准化建设,加速广电网络迭代升级。强化产品开发协同。联合产业链合作伙伴,创新开发高新视频、超高清设施设备、人工智能应用等各类产品服务。
三、重构广电网络新价值:从封闭系统到开放生态的突围
从CCBN2024提出加快建设“技术先进、特色鲜明、安全可靠”的新型广电网络,不断巩固提升广电基础设施。到2025年初的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加强新型广电网络顶层设计;要完成“一省一网”整合;要促进多渠道协同发展;要推动惠民服务提质升级;要加强新技术产业应用……”等要求,再到CCBN2025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广电网络建设,打造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广电视听核心基座。” 在这一系列会议中,新型广电网络建设路径逐渐清晰明确。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立足实际,突出区域特色,实施差异化发展路径,新型广电网络正以扎实坚定的步伐,稳步坚定地迈向前进。
江苏有线积极探索“IPv6+”,引领省域新型广电网络的创新实践。采取升级网络基础设施、深化技术创新等措施,构建超宽、融合、智能的新一代省级广电网络,成效显著。2024年,IPv6+新型网络赋能下,业务发展稳中提质,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全年实现宽带业务增长50%,5G业务增长超过80%。
新疆广电在新型广电网络建设中聚焦差异化发展,突破同质化竞争,实现高质量发展。从服务、渠道、产品、内容、定价等5个方面形成差异化,如销装维服一体化、极简电视、重温经典、光明影院、5G卫星通、新型渠道建设等,坚持市场与技术双轮驱动发展,推动广电从生存突围迈向生态共赢,实现价值跃迁,重塑数字家庭服务新范式。
广东广电以“算力筑基、网络赋能、超高清引领、AI与数据双轮驱动、数字家庭创新、智慧广电深耕”为核心,构建“云网端”协同的智慧广电新生态,为文化数字化、产业智能化、服务全域化注入强大动力。目前网络双向化率和双向化达优率保持在 90% 以上,光纤化率超过64%,建成贯通省市县镇村五级的IP网络,助力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
东方有线融合通信网络业务(如三网融合、5G、物联网等技术整合)给广电网络的建设规划带来了系统性变革,推动其从传统单向广播网络向智能化、全业务、多场景的综合信息网络转型,推动从“看电视”到“用网络”的业务转型,从传统广电网络向融合通信运营商多层次网络靠拢。
当前,广电行业正站在历史性转折点上,5G与固定网络的融合创新、传统业务与数字经济的价值共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协同演进,这些要素共同构成新型广电网络建设的底层逻辑。未来的广电网络将不再是简单的信息传输渠道,而是会成为支撑数字中国建设的智能底座。当广电网络完成从“广电+”到“+广电”的认知跃迁,一个跨界融合、价值共创的产业新生态必将破茧而出。
本文内容来源于:国家广电智库公众号 作者:姜慧 作者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